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資訊 > 兩江時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兩江時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情系特殊教育,譜寫奉獻之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布日期:2022-09-08 來源:荊楚網 編輯:劉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彩的人生,源自點點滴滴的平凡。當選為2022“荊楚好老師”的鐘祥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肖正榮及其團隊,堅守特教28年,助力500余名殘疾孩子實現逆襲。他們腳踏實地,在平凡的崗位上演繹了別樣的精彩人生;情系特殊教育,在人生的舞臺上譜寫了執著的奉獻之歌。在第38個教師節到來之際,為這些特殊教育工作者亮燈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殊的孩子,平凡的崗位,于特校老師而言,是一份信任,更是一份責任。他們用耐心啟聰聽障學生聆聽大自然,用愛心點亮盲童心中的光亮,用信心激勵殘障孩子前行。真正詮釋了“捧著一顆心來,不帶半根草去”的育人真諦。對于特校孩子來說,“我們眼里你最美,我們心中你最好”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呼喚;對于特校老師而言,一句不清晰的“老師好”,一張孩子歪歪斜斜寫下的簡單自制卡片,一只孩子自己動手做的不起眼的小船都是最大的欣慰。他們牽手孩子負重前行,無怨無悔,一個個不可能,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,變成了可能,為一個個破滅了夢想的家庭帶來希望,這就是他們幸福的源泉,更是他們前行的動力,他們的行為正應了那句網絡熱評:“一聲老師好,一生好老師。”可見,有愛,有責任,有奉獻精神,平凡的事業也能發出屬于自己的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名優秀的特校教師除了愛心和責任,還需成為堅守崗位的“雙師型”教師。“雙師型”包含教師和康復師的雙重含義,殘障孩子的類型很多,如孤獨癥、腦癱、唐氏綜合征、智力障礙等,不同類型的孩子所表現出的問題不一樣,教師只有將教育和康復結合起來,采用特殊的教育方式,有針對性地對孩子實施感統訓練、運動訓練、言語訓練、作業治療、應用行為分析等專業化的教學,才能滿足殘障孩子的特殊需要,這就要求特校教師必須掌握必備的專業知識及康復技能。譬如宜昌市教育局近幾年分批次組織特校骨干教師赴上海泰億格、北師大等地培訓學習,為他們提供免費的“大餐”和“營養餐”,以此對他們實行專業知識技能訓練和理想信念的培養,讓特校教師備足“糧草”,進而為社會培養出大批殘而不廢、殘而有為、自食其力的勞動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事實證明,這一做法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,宜昌宜都特校骨干教師學以致用,牢牢抓住興趣愛好補償個體缺陷這一突破口,充分發揮殘障少兒的特長,付之于“水滴石穿,繩鋸木斷”的堅持不懈的精神,對這類特長生開展體育運動項目的訓練,永不言棄。“千錘成利器,百煉變成鋼”,孩子們不負眾望,在省第十一屆殘疾人運動會上奪得兩枚銀牌的好成績,為家庭為學校為城市贏得了榮譽,更重要的是孩子贏得了滿滿的自信。的確,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,特校教師的無私奉獻也能讓平凡的事業驚天動地,讓平凡的崗位展現非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美需要宣揚,愛需要傳遞,榜樣的力量具有輻射的效應。對于特殊教育戰線上涌現出的先進典型、模范教師,各級政府、主流媒體、教育主管部門要大力宣揚他們的典型事跡、組織廣大教師認真學習他們愛崗敬業、無私奉獻的精神,為所有的教師豎起了一面榜樣大旗,從而建立一支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實學識、有仁愛之心的新時代“四有”教師隊伍。同時,這些特教先進典型理所當然應當成為青年教師及剛入職新教師的“師傅”,鼓勵他們“三帶徒弟”,即帶師魂、帶師德、帶師能,通過師傅言傳身教、薪火相傳,加強人才培養,提升特殊教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,讓愛心接力,將無私奉獻的經典旋律永遠流傳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始于辛勞,歸于平淡”是對特校教師最簡單的概括,如果說普校教師是花和果的事業,那么特校教師則是葉的事業。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,它其實面臨著較大的社會壓力,職業成就感相對較低,這不僅影響教師的心理素質,也影響學校的教育質量和學生的發展,需要從政府、學校、個人三個層面入手來爭取社會的支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先要營造良好的尊師重教的公共氛圍,消除對特教工作者的偏見和歧視,理解其艱辛,關愛其健康,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尊重和認同,同時提高特殊教育教師的待遇,依法落實其合法權益,提升其職業幸福感;其次學校要多為教師考慮,為他們提供展示交流的平臺,爭取更多的權益,盡量滿足一線教師的需求;另外,教師要對社會支持有正確的認識,積極擴展人際交往空間,主動尋求幫助,與社會形成一個良性互動,還要樹立堅定的職業信念,樂于奉獻,通過努力獲取公眾的認可。社會的支持必定能使特教人鼓舞士氣,樂于奉獻,從而推動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,助力殘疾孩子融入社會成就夢想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百年大計,教育為本;教育大計,教師為本;特殊教育,育人為本。6.9萬特教工作者,正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,共同譜寫著一首青春奉獻者之歌。(宜都市特殊學校 鄒紅艷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熱點推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产gay高中生小鲜肉屁股|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牛影院|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资源|91福利精品第一导航|人人超人人超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