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資訊 > 兩江時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兩江時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人參與,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布日期:2022-09-23 來源:三峽宜昌網 編輯:劉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近日,給長江珍稀鳥類“畫像”的王東云火了。他是一名來自三峽大學藝術學院的研究生,他用傳統的工筆畫法完成了《長江生態保護之瀕危鳥類圖解》,再現了上百只長江流域瀕危鳥類。無數網友紛紛為他“點贊”,從他的身上看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,贊揚他運用所學知識積極踐行“長江大保護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長江生態保護之瀕危鳥類圖解》的展出是宜昌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。為珍稀鳥類“畫像”,讓更多人認識、了解長江流域珍稀和瀕危鳥類,喚醒更多人的生態環保意識。一幅幅精美的鳥類工筆畫,就是宜昌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富有成效的證明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,不僅僅有鳥類,還有獸類、魚類、珍稀植物等等。被稱為“微笑天使”的江豚、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、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等物種種群增加,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,我國特有物種,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七子花失蹤百余年后重現湖北,盡顯其生態之美、自然之美、綠色之美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珍稀物種頻頻“露臉現身”得益于長江水質和生態的改變。“共抓大保護,不搞大開發”的發展理念給長江生態帶來歷史性轉變。近年來,通過一體保護修復、“十年禁漁”等措施,長江優質水斷面已經超過97%,基本實現了全流域水質優良,使得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日益好轉。良好生態環境吸引了野生動物紛至沓來,僅長江宜昌段分布陸生脊椎動物581種,其中鳥類413種?,F如今,市民在長江邊上觀看江豚戲水,觀鳥愛好者帶上望遠鏡、換上迷彩服為鳥類拍“寫真”、繪“畫像”已成為常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國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,納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,生物多樣性保護不斷取得新成效。通過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、劃定生態紅線,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保障。例如湖北建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地322個,全面加強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,有效保護了全省85%以上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和70%以上的典型生態系統,共同護衛生態空間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物多樣性保護展現了日益濃厚全民參與的共同保護社會氛圍。近年來,陸續成立長江江豚、中華白海豚等野生動物保護聯盟,用“珍惜”換得“珍稀”物種頻頻亮相。一年一度的“野生動植物保護日”“濕地日”“愛鳥周”“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”等主題宣傳活動,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進社區、進學校、進企業,營造了人人參與自覺保護野生動植物的良好氛圍。不少中小學也把自然課堂、生態課堂當作必修課,讓中小學生們認識到保護珍稀動植物、關注生態環保、守護美好家園的重要性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物多樣,成就生態之美。生物多樣性保護,人人都是受益者,人人也是參與者。共同行動,定能推動生物多樣性這一人類永續發展的基礎筑得越來越牢固,共同構建起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,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。(宜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馬彥金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熱點推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产gay高中生小鲜肉屁股|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牛影院|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资源|91福利精品第一导航|人人超人人超碰